close
甚麼是曝光補償(Exposure Value - EV)?
現代相機的內置測光表已經十分準確,但有些時候測光表也會受到物件表面的影響而作出錯誤的判斷,最常見的情況便是:
- 拍攝大面積的白色物件(例如婚紗) - 相機測光表會以為物件很光(誤判),所以相機出錯而調低曝光,令曝光不足;
- 拍攝大面積的黑色物件(例如畢業袍) - 相機測光表會以為物件很暗(誤判),所以相機出錯而調高曝光,令相片過曝;
下圖是拍攝大面積白色物件的例子:
![相機誤判導至太暗 相機誤判導至太暗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www.fotobeginner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09/01/ev-graysnow.jpg&width=328&height=272)
相機誤判導至太暗
![較曝光補償(+EV)後回復正常 較曝光補償(+EV)後回復正常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www.fotobeginner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09/01/ev-whitesnow.jpg&width=328&height=272)
較曝光補償(+EV)後回復正常
遇到這些情況我們便需要手動調較EV值來作補償,現在無論是普通DC還是DSLR也會包含這一功能,通常數值是由-2到+2(高級一點的相機更有+-3甚至5不等),如下圖:
下面是一個由EV-2至EV+2的例子,好讓各位了解到EV值對曝光的影響:
![]() EV-2 |
![]() EV-1 |
![]() EV 0 |
![]() EV+1 |
![]() EV+2 |
口訣
我剛剛識識EV補償的時候常常也弄不清甚麼情況需要+EV還是-EV,其實是有一個很容易記的口訣的:
**** 遇暗則暗(-EV),遇光則光(+EV) ****
這是因為遇到暗的物件相機會以為很暗而增加曝光,所以我們要調減EV來糾正,反之亦然。看完這篇簡單介紹後大家也可以試試不同的調整啊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